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黄煜欣,吕涛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侗族非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非遗传承出现诸多问题,濒临失传。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侗族非遗为己任,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从解决侗族大歌、侗族刺绣、侗族打油茶、侗族百家宴、三江农民画等五项非遗文化,内容碎片化易流失、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经济效益低导致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为导向,探索形成了“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育人模式,将侗族非遗传承与创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民族职业教育办学特色,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自治区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一直以来,秉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改善的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对侗族非遗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培育非遗传承创新人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融入民间,实现了职业院校非遗传承深度融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学校的教改实践成果《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在介绍“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探索历程、经验和实践成效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非遗现代传承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探索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01

一、“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探索历程

(一)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研分析非遗传承难题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唯一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 5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侗族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录5个,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 个,其中,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刺绣、侗族打油茶、侗族百家宴、三江农民画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技艺由侗寨妇女在火塘边、劳作中使用,在节日里表演,传承主体以女性为主。

侗族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传承,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民间性和生活化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当地生产生活习俗悄悄改变,非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非遗传承中存在着文化内容碎片化易流失、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经济效益低导致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二)改革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专业优势解决难题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侗族非遗,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将解决这些问题纳入学校办学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规划中,2013—2015年,在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重点专业建设和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制作品牌课程建设》研究中,进行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构建了“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育人模式。

在探索实践中,将“侗绣、侗歌、侗画、侗茶、侗宴”五项非遗技艺与服装设计与工艺、社会文化艺术、学前教育、工艺美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融合,确立了以女生为主要对象,培养“绣娘、歌娘、画娘、茶娘、厨娘”的育人目标;开发了“侗寨五娘”非遗系列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专业教学;建设了多支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校教师、专业学生、原住民为主体的非遗传承人队伍,优化非遗师资队伍,使非遗传承人队伍日渐壮大;搭建了教学研展产商实践平台,以非遗资源产业化为载体,畅通了非遗“作品→产品→商品”三进阶转化路径,打造“侗寨五娘”国际非遗交流品牌,激发了非遗创新发展动力(图1)。侗族非遗传承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02

二、“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探索经验

(一)针对非遗传承难点问题,顶层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1.五项侗族非遗技艺与相关专业教学融合,解决“侗寨五娘”非遗传承内容繁杂、碎片化严重问题

学校在与非遗传承内容相关的几个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社会文化艺术、学前教育、工艺美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将“侗寨五娘”五项非遗技艺进行文字化、系统化整理和教学化设计后,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形成“侗寨五娘”非遗系列课程15门,配套相应的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纳入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民族服饰文化体验馆、金工坊、非遗博物馆、5000平方米实景式侗族风情园等侗族非遗教育实践基地,为师生提供研学实践的场所,利用教学和实践课堂、“非遗学堂”、民族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侗族女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技艺的兴趣,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学校专业化系统性的学习,实现了“侗寨五娘”非遗的体系化传承。

2.打造“四主体”侗族非遗传承人队伍,解决“侗寨五娘”非遗传承人断层严重、传统“师带徒”模式效率低问题

学校引入国家级侗绣非遗传承人陈显月、自治区级侗绣非遗传承人韦清花、打油茶非遗传承人郭朝阳、市级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杨光春等6人,与学校专业教师、学生组建了5支传承团队,经培养,其中有2支团队被认定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带动了侗族村寨原住民共同传承创新侗族非遗,形成全域传承学习四主体。在校内建立6个民族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11名教师为校级非遗传承教师,建设学生创客空间、创新创业中心,制定8项非遗传承人培育管理激励制度予以机制保障。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校教师、专业学生和原住民的互学共促下,通过非遗课程学习、参赛参展、社会实践、农村合作社运营、国际交流等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非遗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非遗传承队伍日益壮大,传统的“点对点”传承模式为“点带面”传承模式,提升了非遗传播面和传承效率。

3.建立“三进阶”政校企行协同非遗传承机制,解决“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机制不完善,发展动力不足,传播力弱问题

学校主动承担非遗教育项目开发与建设任务,争取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市教育局、市民宗委、市总工会、市妇联为学校非遗教育提供政策、资金和相关资源支持,在校内建非遗教育实践基地,开发侗族文化特色课程及教学资源,培养民族技艺“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侗寨五娘”侗礼品牌文创产品,设计及编排“侗寨五娘”歌舞秀展演节目,到三江县、融水县的村寨成立民族刺绣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对当地村民开展技能培训,开办多耶侗绣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编排侗族歌舞秀节目等;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将非遗龙头企业三江县侗寨五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引入校园,企业专家与学校名师互聘,共建产业学院,将非遗与时尚、技艺与文化、项目与成果相融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通过创新创业竞赛、订单生产、电商销售,校企共同推动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实现作品、产品、商品进阶递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建立政校企行协同参与非遗传承的机制,提升了“侗寨五娘”非遗的创新发展动力和传播力。

(二)以提升非遗人才质量为核心,创新非遗传承保护举措

1.使侗族非遗进入文字化保护传承新时代

传统侗族非遗传承方式是“口传手授”,知识和技艺碎片化,易失传。为此,学校派团队到侗族聚居的地区采风、调研,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侗族非遗进行记录、整理、分析,结合现代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发了“侗寨五娘”系列非遗课程15门,出版了《侗族服饰款式设计与制作》(“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侗族图案基础》等9本教材及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变封闭式传承为开放式传承,变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为学校教学活动式的活态传承,学习受众和学习范围得以扩大。

2.侗族非遗与关联专业融合共建特色发展

学校将“侗绣、侗歌、侗画、侗茶、侗宴”等非遗技艺以“侗寨五娘”(绣娘、歌娘、画娘、茶娘、厨娘)的形式,与服装设计与工艺、社会文化艺术、学前教育、工艺美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侗绣、侗歌、侗画、侗茶、侗宴”等优秀侗族文化融入了课程建设、艺术创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育人环节之中,取得显著育人成效。不仅探索了一条民族非遗科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在专业建设基础上扎根于民族文化,在专业建设目标上聚焦民族特色,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与同类专业错位发展,形成了专业优势和鲜明特色,打造了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非遗文化技艺传承与关联专业融合共建、共同发展模式。

3.畅通非遗文创作品向市场商品转化的路径

学校通过集“技艺研究、产品开发、社会服务、展示交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教学研展产商实践平台,不断完善政校行企协同融合创新机制,与非遗传承人联合开发非遗创新作品,与非遗企业联合制定非遗产品标准,将作品变产品,同时多方协同共建展商渠道,打通了“作品→产品→商品”的融合转化路径,激发了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例如,用侗语演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侗族大歌,实现了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被推上央视大舞台,《侗寨五娘歌舞秀》节目列入市政府举办的庆典活动和受邀参与文旅行业商演活动中,《“侗+”国内首个传承非遗侗绣的民族中药服饰品牌》项目获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决赛金奖。

(三)以师生成长服务社会为目标,提升非遗传承影响力

1.传承创新非遗,赋能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成长成才

2015—2021年,通过教改实践培养侗族女生1071名,其他少数民族女生3045名,就业率94.4%,升学率56.7%,入学率、保学率、升学率呈持续上升态势。与柳州市妇联签订了民族地区女性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育巾帼英才500多人次。5年来,培养的少数民族女生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先后获国际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25项、自治区级奖项27项;学校2个非遗传承团队入选柳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名录,39名学生成为优秀典型;11项国家专利通过柳州市艺匠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转化,创造了经济与社会价值。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少数民族女生摒弃了早婚早育的陈旧观念,成为非遗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改写人生格局。

2.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侗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师生打造民族非遗特色演艺作品、旅游产品助力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以技能扶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侗寨五娘歌舞秀”非遗节目,在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舞台演出24场。学校非遗传承教师和苗族女生创新编排了“苗族芦笙踩堂”等节目,成为市民宗委、文旅集团接待、商演的保留节目。与柳州市总工会在三江县高友村、融水县保江村等乡村开设刺绣技能扶贫班13个,培训当地绣娘381人。50名少数民族学生主播参与“红播客”活动,为三江县、融水县扶贫村直播带货侗绣、油茶等产品。2020年建设“二职易购”网络交易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制茶专业的瑶族女生在广西六堡茶非遗传承人指导下,运用传统工艺标准,与六堡镇瑶族村民制作“瑶香”六堡茶一批,用职业技能助推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3.发挥头部效应,扩大非遗现代传承育人品牌辐射影响力

安徽省行知学校等21所区内外职业院校借鉴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在“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等全国性活动做经验分享6次;2019—2021年,学校牵头22所中职学校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柳州联盟”并召开“侗寨五娘”文化论坛;牵头成立广西中职非遗传承职教集团;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参与创建全国非遗职教集团,全国110多所职业院校加入;近5年学校共接待国内外200多所职业院校和省市政府代表团参观交流,通过示范引领,不断扩大非遗育人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向法国里昂职业技术学院、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等学校输出民族服装等品牌课程。2018年以来,日本、泰国等国100多名师生来访,学习侗族刺绣非遗技艺。2021年,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侗族文化》在学校开课,线上向来自24个国家69237个登录点的师生展示具有近千年历史的侗族传统文化。师生原创民族服饰作品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多次展演。2020年,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获亚洲教育论坛组委会组织评选的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逐步成为“一带一路”上的职业教育明珠。

同时,“学习强国”、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搜狐网、凤凰新闻、中华大教育网、广西电视台、广西八桂职教网、柳州电视台、《柳州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对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民族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进行了53次报道,通过媒体宣传,充分发挥民族非遗在增进文化认同的独特作用,有效提升学校非遗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03

 三、“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实践成效

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共培养校内侗族学生2482人,其中女生1071人,女生升学340人,女生创业典型39人,辐射影响其他民族学生21376人,培养少数民族成人“五娘”1505名。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被广西教育厅评定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在全国性非遗类比赛中获奖25项、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64项,出版发行“侗寨五娘”非遗系列教材9本和专著1本,发表相关论文39篇,获国家专利39项,涵盖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美术作品版权等方面,注册“侗礼”品牌商标1个,其中11项外观设计专利实现商品转化。师生设计创作的“侗寨五娘”“苗翎嫁娘”等系列民族服饰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国际时尚文化周(NAC)展演,获“最具文化影响力品牌奖”“最具民族魅力品牌奖”“最佳民族服饰创新设计奖”等6项荣誉。

04

四、进一步推动非遗现代传承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一)非遗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是保护与创新的平衡。非遗传承和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在保护传统技艺的同时进行创新,让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问题。二是创新意识培养问题。非遗传承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这些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如何平衡传统和创新的培养成为难点。三是市场需求与非遗产品的对接问题。非遗创新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又不能违背非遗技艺的本质和传统,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成为困难。

(二)未来可重点研究的方向

1.非遗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用于非遗教学资源开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运用互动式学习内容、多媒体展示和虚拟实境体验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为他们提供更直观、丰富的非遗传承教育体验。例如,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加入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创造出身临其境的传统工艺场景,让学生感受非遗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此外,在线非遗课程平台的使用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讨论和互动的机会,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非遗的理解与认同。

2.非遗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在非遗现代传承人才培养中,教师团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注重优秀非遗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这个团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非遗传承经验和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教育敏感度。通过培训、研讨和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非遗现代传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建立与相关机构、企业和专家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团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实效。

3.非遗科教融汇路径探索

将非遗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使其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还需要持续探索非遗与职业教育的多种科教融汇路径。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非遗元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例如,利用非遗手工艺讲解材料科学的原理,通过艺术设计类课程教授学生打造数字非遗IP及衍生文创产品等。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综合性教育的目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市场对非遗产品需求的调研等实践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非遗学习应用空间。通过非遗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非遗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非遗科教融汇路径探索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发展与完善。这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更多对非遗有深入理解和热爱的年轻人。同时,也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与非遗教育的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黄煜欣,吕涛.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侗寨五娘”非遗现代传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7):86-90+95.

发布日期:
分类:未分类

作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运营。主要发布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新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刊登的学术研究成果,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重要业务活动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