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骆中慧,黄宏伟
摘要: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回应残疾学生高质量学习、就业和发展的需求,拓宽残疾人群体成长成才通道,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办学10年来,锚定“自立自信、融合强技”育人目标,构建了“残健融合、协同共培、三制合一”特殊高职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融合环境建设、特殊高职教学支撑适配、残疾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形成紧扣“特”字精准办学定位、把握职教特质破解特教育人难题、引入增值发展评价推进多元发展的育人经验,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未来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应发挥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优势,优化高职院校融合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包容性、增强特殊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拓展特殊高职教育多元衔接功能支持残疾学生终身发展。
0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特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更加重视残疾学生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办学10年来,锚定“自立自信、融合强技”育人目标,从学校学习环境建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区域多元发展支持三个维度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构建了“残健融合、协同共培、三制合一”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在当前国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期,对特殊高职育人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经验特色,对高职院校拓宽弱势群体成长成才通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2
二、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历程
“十二五”初期,浙江省残疾学生的高中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残疾学生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持续释放。作为全国第一批独立设置的特殊高职院校,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从筹建伊始,即通过探索高职教育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在促进特殊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历经融合环境创设、教学支撑适配、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三个阶段,构建了“残健融合、协同共培、三制合一”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图1),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在浙江适龄残疾人群体中的普及、提质及增效,实现了特殊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融合环境建设:特殊高职院校内部系统自我优化
2011—2013年,学院引入和践行融合教育理论,优化特殊高职院校内部系统,关注残疾学生个体适应,实现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落地实践,解决残疾学生对于高职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增强特殊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多元化需求的适应性。
“十二五”初期,我国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途径单一,且残疾人高等教育主要由本科学校举办。特殊高等教育办学以两种形式为主:一是设立特殊教育学院或系部以单考单招的形式招录残疾学生,残疾学生在一起完成大部分的专业学习;二是普通高校通过普通高考录取残疾学生,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当时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践维度,缺乏从学校层面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以支持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发展的管理经验。作为全国首批独立设置的特殊高职院校,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从2011年筹建开始,就确立了服务残疾人和服务残疾人事业(以下简称“两个服务”)的办学定位,担负起拓展残疾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途径的使命,以满足浙江省内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部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需求的任务。
立足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动对学校内部教学系统进行优化,在完善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解决残疾学生学习与职业院校教学环境的适配问题。学校践行融合教育理念,在高职学院内打造“残健融合”教育环境,减少残疾学生学习障碍,为学生职业教育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个性化支持。一是建设融合教育的关爱环境:利用手语翻译的专业优势,建立融合公寓、融合课程、融合社团,实现残健学生课程共学、资源共享目标。二是建设融合教育的发展环境:依托专业实训项目,建成融合型大师工作室、共建共享型生产基地;依托校外竞赛项目,建成融合型团队、参与全国竞赛,实现残健学生项目共创、能力共促目标。三是建设融合教育的反哺环境:通过“百位名家助力特殊教育”公益项目,建成残健学生共同参与的“大爱无疆志愿服务队”,实现残健融合目标共赢。
(二)教学支撑适配:特殊高职院校系统与产业系统互动
2013—2015年,学院在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发挥职业教育开放性特点,关注职业教育课程适配性,推进特殊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内涵提升,解决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支撑不足的问题。
经过第一阶段的探索,在学院内部建立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基点的残健融合教育环境,但是还不能够解决学生能力形成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学院育人模式探索开始关注支撑“融合强技”的教学资源适配性问题。
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校设计“三维协同”的教学服务支撑体系,解决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学服务支撑不足问题。一是政校企合力打造匠师协同教师队伍:建立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匠培育)基地、非遗专业群大师工作室,引入百余位行业名家助力特殊教育;建成全国特殊教育教师联盟、盲文翻译支持团队。二是政校企合力建设纵横协同的资源体系:启用无障碍辅具,讯飞、音书、读屏软件覆盖全校;建设无障碍非遗类校级课程库,建设虚拟仿真App等无障碍省级示范数智教材资源,建设了国家唯一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三是政校企合力共商理实协同教法改革:开发“学生收集问题—教师模拟项目—问题成链—企业导师与学生互动—学生收获”的五步项目教学法;依托“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制扇技艺”等多个拥有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企业构建“非遗技艺项目”混合式教学。
(三)学生发展机制完善:提供前瞻性设计支持多元化发展
这个时期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在2015—2017年,主要是推进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关注学生个体社会价值的彰显,促进每个学生达到自身发展应有高度;第二阶段在2017年以后,在实践中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长效性支持。
经过第二个时期对校企互动机制的完善,学校育人效率提升。随着学校办学影响力的提升,学生来源由浙江省拓展到全国各地,学生高中学习经历更趋多样化,学生发展诉求日趋多元化,学校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为此,学校开始前瞻性设计学生多元化发展通道,建立了“三制合一”综合育人机制,以增强学生职业发展持久力。
为解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与育人支持机制弱化问题,学校构建“递推培养、跟踪评价、发展支持”的“三制合一”联动育人机制。一是建成“技能型—骨干型—创业型”三阶递推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双导师+课训双轨道”,面向所有残疾学生的全部专业分层进行教学跟踪调整及精准就业指导。二是引入“岗位—企业—专业”三维调整的评价跟踪机制:制定岗位技能水平评价测评标准、建立“校企双导师”评价机制、形成专业内部评价提升指标。三是创设“帮扶—升学—创业”三路贯通的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学院与残联的“联合就业加油站”,实现学生适配岗位当地就业;建成全国首个面向残疾学生的专升本“3+2”培养模式,视障学生升学比例超过50%;创建残疾人之家创业基地,形成省域示范残疾学生创业集群。
03
三、高职教育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自办学以来,坚守“两个服务”办学宗旨,锚定残疾学生高水平“平等、参与、共享”,聚焦“自立自信、融合强技”育人目标,在尊重学生差异、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才能过程中,协同推进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形成紧扣“特”字精准办学定位、把握职教特质破解特教育人难题、引入增值发展评价推进多元发展的育人经验。
(一)紧扣“特”字,精准职业教育办学定位
自建校以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坚守“两个服务”办学定位,对于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主动调整学校的内部运行系统,研究残疾学生特殊教育需求、整合全校资源支持残疾学生特殊教育需求,营造残健融合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一是成立特殊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残疾学生特殊教育需求。学院成立浙江省首家以“特殊职业教育”为研究重点的特殊职业教育研究院,依托省内外科研机构,协同产教融合创新资源,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残疾学生技能成才路径,打造规划、研究、咨询新高地。二是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支持中心,支持残疾学生特殊教育需求。学院统整特殊教育、无障碍支持、心理咨询等教师资源,集成辅助器具、教辅工具、康复器材、图书资料等助学资源,为残疾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资源与服务。三是整合全校力量,营造残健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学院根据听力、视力、肢体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需求,依托融合课程、融合社团、融合寝室等不同载体,提高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融合程度,创设残健学生“课程共学、资源共享、项目共创、能力共促、目标共赢”的五共育人融合环境。学院内部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对于残疾学生的适应性不断提升,对于残疾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升,目前在校残疾学生1555人,生源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全国在校残疾学生规模最大的高职学院,同时也是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二)把握职教特质,破解特教质量提升难题
突破封闭的技能型学习环境,向开放的技能发展型学习环境递进转换,是残疾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学院把握职业教育开放性、系统性和适应性三大特点,破解特殊教育质量提升难题。一是持续推进特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产业系统的沟通与交流。学院与浙江广电集团、浙江省残联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百位名家助力特殊教育”公益活动,不断汇聚公益助残新动能,推进学院育人系统打破封闭,与普通高等教育、产业系统交流互动。二是积极与企业建立互动机制,优化支撑学生技能形成的“技能生态”。学院成立特殊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与浙江省各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医院、协会、企业一同打造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社会培训、就业指导、教学科研、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特殊职业教育集团品牌,发挥联盟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技能教育效益。三是强化职业教育课程的灵活性,增强课程与学生特点的适配性。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技能型、骨干型、创业型目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引进名匠、名师、名家;在教学方法上,实施理实协同五步项目教学法。
围绕“融合强技”不断增强教学适配能力,提升办学质量。率先在全国开设面向残疾学生的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业态专业,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开发沟通辅具应用(讯飞等软件)、名家匠艺提升课、残健融合创新创业等课程资源,入选教育部“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建成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基地、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匠培育)基地。
(三)完善评价机制,前瞻设计学生发展
推进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是保障学生高质量多元化发展的关键。学校突破评价的“缺陷”思维定式,以发挥学生潜能为评价导向,改变以往对学生静态、单一的评价。一是实施个性化评价,为每一个残疾学生分列个体“长处清单”与“短板清单”;在统筹普适性评价之外,增设分层、分类、分阶段的个性化评测,为建立“技能型—骨干型—创业型”三阶递推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评价依据。二是实施多主体评价,突破评价主体的“校园围栏”,不断优化“岗位—企业—专业”三维调整的评价跟踪机制,实现评价主体从单一学校到行业、企业、产业多元覆盖的大跨步。三是引入增值性评价,在考虑学生差异特质的基础上,关注不同学生发展性。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推进“就业帮扶—升学支持—创业助力”等发展型关爱保障机制建设,满足学生就业、升本、创业等多元化发展需求。
在联动育人机制的推进下,学校率先在全国开展残疾学生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聋人视觉传达设计、盲人康复治疗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100%,残疾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8%以上。2020届电商专业残疾毕业生陈济杨,三年创业收入超百万,成为电商创业榜样;2021届中西面点工艺专业毕业生袁娅清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中式面点赛项第二名,并成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为更多的特殊儿童点亮技能成长的梦想。
04
四、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的发展与探索
特殊高职教育由于其具有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因而探索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回应社会弱势群体对于职业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将是特殊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研究与创新的重要方向。沿着这一思路,优化高职院校融合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包容性、增强特殊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拓展特殊高职教育多元衔接功能支持学生终身发展,将是未来提升高职特殊职业教育育人效应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融合教育模式持续探索:提高职业教育包容性,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秉承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具有面向人人的类型教育特征。而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要更加平等且广泛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包容性发展是首选。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因而,不断优化内部育人体系、探索建立融合教育模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高职院校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然而与各学段及各类型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领域里的融合教育基础最为薄弱。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有资源教室方案等相对成熟的融合教育支持模式;高等教育阶段也开始了全国性试点工作,教育部、中国残联于2017年开始在全国6所本科高校试点运行融合教育模式;但在职业教育领域里,尚未形成成熟的融合教育模式,也还未开展全国性的试点工作。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高职育人模式10年探索,率先拓展了融合教育理论应用场景,在高职学院构建了残健学生一体化的融合教育环境,而随着探索的深入,需在拓展育人模式惠及面、规范融合教育办学方面做新的突破:一是拓展特殊教育学生群体对象,进一步研究孤独症等更多类型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入学通道,以扩大职业教育在特殊教育需求群体中的受益面;二是研制高等职业院校融合教育工作规程或基本办学标准,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环境友好性及办学质量。
(二)特殊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路径探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满足多层次教育需求
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取向包含三方面内容: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与特殊教育关注个人与环境的双向适应,提高残疾学生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的理念是相契合的。而当前高职特殊教育实现质量提升,突破“基于缺陷而非能力、基于学科而非工作过程,基于专业能力而非综合能力”的困境,推进特殊高职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互动是关键。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抓住“技能形成”具有社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特质,在残疾学生技能形成生态系统中主动作为,构建“三维协同”的教学支撑适配机制,推进与技能需求主体的互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而随着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日渐凸显,特殊职业教育培养规格的高移,提升适应性将是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是宏观层面探索深化职业教育跨域多元治理路径,构建共生、共存、共管、共享的“人才培养利益共同体”,优化技能形成的生态体系;二是学校微观实践层面,完善评价机制对于职业教育类型特质的适应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调整机制、适应产业发展,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三)高职特殊教育多元衔接功能拓展实践:提高特殊职业教育终身发展性,满足多方面教育需求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列为重点工作,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高职特殊教育作为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渡阶段,要以终身化为追求推进多元阶段的衔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以完善评价机制为突破点,前瞻设计学生发展,探索解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与育人机制弱化的问题。而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推进,特殊高职院校拓展多元衔接功能研究对于推进特殊职业教育完善体系,拓宽弱势群体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意义:一是探索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贯通发展,研究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培养体系一体化推进机制;二是探索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职教高考”制度,为来自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上升通道,推进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融通;三是研究各类型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潜能与特质,关注职业思维、职业素养、职业习惯的培养,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变化。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骆中慧,黄宏伟.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7):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