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8日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
来自43支参赛队伍的
1530个团队/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实际到场参赛团队1457个
万万没想到!
一次见到这么多博士后
智汇赋能发展 博创引领未来
参赛的博士后纷纷表示
“希望用智慧提升民生福祉”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十分凶险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只有外科手术可以治疗,但手术难度高,较少医院能够开展。
来自北京市代表团的在站博士后戴路带着“一体化免缝合带支架人工血管的研发与应用”项目闯进大赛决赛,该项目通过免缝合吻合的创新设计,简化了手术难度,使更多医院能够开展手术,扩大了救治面积。
谈及大赛,戴路说:“当然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比起成绩,我更希望通过比赛这个形式激发大家的动力,将来为中国的科创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民以食为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在站博士后孙玥、张浩文此次的参赛项目为“天稻粮安-全球首创多抗优质稻助力乡村振兴”。
“良种配良法,我们的水稻品种优质、高产、安全、高效。”孙玥介绍说,他们培育出的品种质量达到国家最高标准,产量相对于其他优质稻提高15%。
让农民有好种子种,让群众有好米饭吃。为了这个目标,孙玥带领团队奋战十余载。如今,孙玥团队研发的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的160余个示范点累计推广640万亩,每亩水稻较其他品种增收500元,让当地农民乐开了花。
华中师范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带头人王凡在本次大赛上带来了智慧农药项目,希望用科技惠及农业,助力国家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王凡介绍,农药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没有新的农药创制,就无法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团队致力于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绿色农药创制,CRO服务以及农药新产品的研发。目前为止,团队已经给9家农药的龙头企业提供了6种新农药,其中有5家是上市公司。
“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绿色农药的创制工作,希望通过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国家的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做一份贡献。”王凡说。
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体系是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构建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三七种植新模式。该技术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利用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和“生境耦合”原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严格遵守“三防两不准”和“三证合一”管理制度,实现“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
项目答辩人黄惠川介绍,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以药效品质为导向,不使用农药化肥,有效缓解了因中药材连作障碍等问题导致的土地资源匮乏矛盾,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项目不仅为贫困山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很高。”
综合新华网、中国网、山东卫视、北京劳动就业报
本期编辑:王瑶
觉得好看,点这里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