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8日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
“最强大脑”巅峰对决
一起去现场看看!
“85.29!”“85.71!”“84.97!”伴随着倒计时的滴答声,一名又一名博士后参赛选手的分数新鲜出炉,现场“你追我赶”,气氛火热。
“紧咬不放”的劲头不仅表现在赛场的分数上,更展现在科研创新前沿战场上。“这次带来的是用于心血管高危疾病的血液检测仪器,这款仪器快速、精准、简便,破解了传统检测仪器准确性差、运行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临床痛点。”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创新赛生物医药与健康赛道,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李勇是一名“二战”选手,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他未能取得理想成绩,今年重振旗鼓,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再次出战。
像李勇一样,将目光瞄准行业“卡脖子”难题的参赛选手不在少数。在创新赛海洋开发与应用赛道,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范智涵向大家展示了团队自主研发的“海床界面动态变化长期原位监测系统”。范智涵告诉记者,项目落地后不仅能应用于海岸侵蚀、海水倒灌等多个领域,更重要的是能解决部分技术元器件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希望能做一名海底哨兵,为海洋开发安全工程站岗放哨!”
“大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让我们的项目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和市场。”在揭榜领题赛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曹风魁团队根据张榜方的需求,开发了复合程度更高、感知能力更强、处置执行能力更灵活的复合机器人。“等样机出来后,我们会和企业探讨下一步的合作计划。”比赛刚一结束,曹风魁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沈阳,“项目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赶紧回去推进。”
对来自初创企业的博士后而言,大赛不仅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更是一个“练兵场”。今年1月刚出站的清华大学博士后周思宇如今是一家初创公司的CEO,26日上午,周思宇在创业赛高端装备制造赛道参赛,“除了和同行们思想碰撞、互相切磋,现场评委也给了我们很多产业化方面的建议,对推动项目优化和公司后续发展很有帮助。”由于表现出色,现场就有来自上海、天津和烟台的3位投资人主动和周思宇建立了联系。
“这场比赛让博士后们看到了市场的魅力,看到了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成生产力和竞争力,真正的造福人类。”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一德看来,参赛选手充满自信与活力,他们爱国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面貌是当代青年人才最真实的写照。
还有超多精彩瞬间
跟着记者的镜头去瞧瞧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卢刚 摄
综合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
本期编辑:张子璇
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