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NEWS
PART/1
2023年10月23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导(以下简称“语合中心”)、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协办的“中文工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顺利召开。
教育部语合中心副主任胡志平发表致辞
教育部语合中心副主任胡志平、教育部语合中心亚非处高级项目主管吴磊、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郑坚副研究员、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承杰、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敬元、北京师范大学宋继华教授等领导及专家以及来自全国21家“中文工坊”的参建院校及企业代表应邀出席。
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安江英,党委常委、副院长周燕及相关人员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举行,会议由我校副院长周燕主持。
我校安江英院长发表致辞
我校周燕副院长主持会议
我校安江英院长代表学校发表致辞。安院长指出,2021年学校与教育部语合中心共建了“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基地的主要职能有“中文+职业技能”各类培训、“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中文+职业技能”相关学术研究等。近年来学校在“中文+职业技能”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如开展海外中资企业本土员工“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中文+职业技能”教材开发、海外本土中文教师培养、汉语桥项目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增进了“一带一路”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民心相通。同时我校还与教育部语合中心、西藏珠峰阿根廷锂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南美洲第一家中文工坊—阿根廷“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今年我校将派出1名北京大工匠—机电工程学院的郭凯老师赴阿根廷为企业本土员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
“中文工坊”是语合中心于2021年创新推出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职业院校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双高”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海外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推动国内职业院校及海外中资企业中文工坊建设,助力校企协同走出去,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旨在就中文工坊项目建设模式、运营组织、语言教学与技能实训等建设内容进行研讨,以期完善各个中文工坊项目的管理与运营水平,搭建交流平台、构建长效机制。
教育部语合中心胡志平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中文工坊项目采取嵌入式发展的形式,在语合中心的支持下,由中外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开展实训,聚焦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培养懂语言、精技能、通文化的新型本土复合人才。自2021年底中文工坊项目推出以来,截至目前,语合中心已在16个国家建立了23个中文工坊。国内有3所本科院校、18所高职院校作为承办机构参与项目建设,服务20多个“走出去”大型央企、国企和民企。据企业反馈,中文工坊开设的课程紧密结合企业需求,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受到本土员工和管理人员广泛欢迎。通过培训,员工提升了中文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了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理解,企业凝聚力显著增强,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明显提高。部分中文工坊还走出企业,服务周边社区。例如北工院承办的阿根廷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除了在企业内开展培训,还为工坊所在的萨尔塔市社区居民提供“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促进了中阿两国民心相通。
中文工坊作为“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新业态、新形式、新尝试,需要整合发挥好语合中心、院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和力量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办学模式和机制、丰富和加强教学资源支撑、培养更多高水平既能教职业技能,又会讲授中国语言文化的“双师型”师资人才,以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走出去”和“走出去”中资企业的旺盛需求。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恰逢其时,很有意义。希望各工坊紧密结合办学实际,认真总结中文工坊办学经验,查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中文工坊建设建言献策,推动中文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书记、
主任谢承杰发表致辞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承杰发表致辞。谢主任指出,庞大的海外投资促使中资企业亟需培养大批具有熟练技能、懂中国技术和装备、了解中国企业管理文化且懂中文的当地雇员队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符合海外中资企业生产运营需要,需求迫切,有助于发挥“一带一路”效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获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真心实意、全方位、长久的支持。中文工坊是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加快推动“中文工坊”建设,助力海外企业行稳致远,海外企业是中文工坊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也将继续做好相关服务与管理,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指导下,配合“走出去”中资企业和国内外职业院校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为实现“中文工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领域专家及行业企业资深专家聚焦“中文工坊”主线,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专业维度分享了职教出海、“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专家发言具有丰富的启发性与和现实指导性。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郑坚副研究员作题为《因时而动 乘势而为—对“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作题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设运营中文工坊》的主旨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宋继华教授作题为《中文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主旨发言
来自“中文工坊”参建院校及企业的六位与会代表依次分享经验。六位代表倾囊相授、倾情分享,从各个工坊的运行现状、面临的挑战、下一步工作展望等几个维度纷纷阐述了各“中文工坊”运营理念与规划思考,发言内容务实详尽,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同。
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敬元作了题《“中文工坊”建设工作交流汇报》的交流报告
华刚矿业行政总监王宗朋作题为《打造“四个课堂”推动“中文工坊”建设》的经验分享
中材国际尼日利亚子公司总经理乔秋峰作了题为《尼日利亚“中文工坊”的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规划》的交流发言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宏强作题为《“中文+职业技能”模式领航出海 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主旨报告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副院长刘景光作题为《高职院校参与中文工坊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为例》的主旨报告
我校周燕副院长作题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文工坊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分享
研讨会当天,与会代表依次参观了我校“中文+职业技能”实践与研究基地、中法能效应用人才与培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3D打印实训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玉雕大师工作室、矿物陈列室,代表们对我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优质的实训条件给予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与会单位各位代表参加了互动研讨,该环节由我校国际处处长孟晴主持。与会代表就合作模式、机制体制建设、外派教师、师资研修、来华培训、政策支持等具体事宜进行了充分研讨,与会人员均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群策群力、携手出海,共同推动中文工坊高质量发展建设,提高中文工坊项目运营管理水平。
教育部语合中心亚非处高级项目主管吴磊对各家工坊所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与了耐心地解答,并从语合中心政策支持、统筹谋划的角度对中文工坊下一步建设方针和实际开展提供指导与解决方案。
语合中心亚非处高级项目主管吴磊解答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
我校国际处处长孟晴主持互动研讨环节
各个中文工坊与会代表一一发言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言架桥,以文化润心”,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重要意义。中文工坊作为一种新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各国人民”心联通“的重要途径。作为中文工坊的主体,企业和学校都应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加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者。
未来我校也继续砥砺前行,与各领域积极开展合作,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集海外国际中文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HSK考试、本土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研发、企业定制培训、中国-阿根廷人文交流、校企合作、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以“中文工坊”浇灌中阿友谊之花,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