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导向下“三进三延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产业发展导向下“三进三延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杨博,高海军,李硕,于立国

摘要:“三进三延伸”源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的工学结合育人理念,是职业院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立足于课堂、专业和学校三个层面,逐级递进培育学生岗位技能、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应用创新能力不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破解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难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01

一、源起:工学结合育人理念的百年传承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道艺兼修、工学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对接石油、石化等国家支柱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不断探索契合国家战略、面向区域特色、满足行业需求、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育人理念和培养模式,在各办学阶段构建实施了具有不同特点的“三循环”“一主线、两体系、三循环、分方向”“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产业发展导向的三进三延伸”等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丰富和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思想内涵,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河石大模式”。

1.北洋工艺学堂:“工学并举”育人理念的最初发端

20世纪初期,旧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试图通过实业救国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救亡图存。在该历史背景下,“北洋工艺学堂”于1903年创办,是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周学熙为首任总办。

周学熙清醒地意识到兴办新式教育对于发展实业的重要意义,于是在办学之初便提出“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的理念,明确学堂“以教育培植工艺上之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主张工艺人才“学理与实习两方面尤须相资并进”“既领会理化之精微,又经历其实验”的培养方法。他将直隶工艺总局附设实习工厂确定为学堂附属实习工厂,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堂附设实习工厂。由此可见,“工学并举”是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育人理念的最初发端,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所在。

2.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工学结合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石油工业发展,调动举国力量,掀起石油工业发展建设高潮。天津大学附属石油工业学校作为全国最早署名“石油”二字的高校,于1951年开始面向石油工业服务,并于1952年向石油战线输送首批毕业生;1958年,该校迁至承德市,改名为承德石油学校;1992年,定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1月,经教育部批复,整合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转设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思路,在不同历史阶段探索实践了多种基于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理念的教学模式。

(1)“三循环”模式。1989—1993年,从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入手,实行“三循环”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校学习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技能实践与基本理论教学阶段、专业技术实践和专业理论教学阶段、助理工程师的综合练习与企业见习实践阶段,经过三次大型集中实践教学,形成三次侧重点不同的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该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总学时中占比40%以上,明确专科教育的实践不只局限于基础训练和操作,而是包括层次较高、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如新型仪器设备调试、运行、维修、软件应用与开发等;建立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特别强调专业技术训练,两个体系紧密配合,互相渗透,穿插进行;基础训练主要在校内进行,专业训练则是校内校外资源相结合开展,保证学生一旦入学便能得到良好学习环境和工程技术环境的熏陶,较早熟悉本专业的各方面。

(2)“一主线、两体系、三循环、多方向”模式。1993—1995年,为实现“培养生产一线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依托内燃机制造与维修等3个专业国家教委专科教改试点专业建设,在“三循环”教学模式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工艺类型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贯穿三年教育全过程,形成“一主线、两体系、三循环、多方向”的教学模式。即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体系,通过三年内三次大型集中实践教学安排,囊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全过程,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教学也划分为“基础理论和专业概论—宽专业课—专业方向”三个阶段,同时在原来各专业主干课基础上,增设机电结合和技术经济等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强化课程,针对毕业生择业的第一岗位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该模式的支持下,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特色,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3)“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1997年以后,依托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建设,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获得工艺类型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为工业、工程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技术和管理工作。通过校企双向介入,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企业实践经历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掌握一定专业工作技能,还能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培养模式。

02

二、瓶颈与破局: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优化路径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

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例,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石油石化作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清洁化低碳化新能源发展、提升高端产品供给水平等方面肩负着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服务于生产和管理一线,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也需要作为培养石油石化产业一线人才重要阵地的高等职业院校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的出现,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基层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优化和更新。而与之相对应,高职院校仍然在根据行业企业当前的需求培养人,并主动推进校企合作对接,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等。然而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将高职院校3~4年的人才培养周期与当前产业飞速发展与快速转型升级现状进行对比发现,当学生毕业时,产业发展对人才已经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或者该类技能人才在市场上已达到饱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不高。产业技术更新迭代快,传统教材与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产业发展,难以实现即时更新;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技能训练与工作后从事的生产任务脱节,训练内容的更新速度落后于产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毕业生就业困难,企业也难招聘到符合需求的人才。

二是技术创新难以植入教学过程,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不够。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少,创新思维和能力不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师生参与度不高,平台产出少,运行效果有待提升;技术创新成果难以植入教学过程并融入教学内容。

三是工程素养难以融入日常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摆在突出位置,但对于工程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学生将工作原理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构思设计到现实实施的能力、综合运用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均不强,特别是处理生产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更为薄弱,导致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后劲不强。

四是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不深入”,教师服务企业能力不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但由于高职院校缺乏激励机制,对教师管理和要求不严格,企业实践锻炼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难以从教师实践锻炼中直接获益,因此接收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教师难以从根本上融入企业并承担具体的岗位任务,他们的工程思维和专业技术技能也难以得到真正提升,无法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2.产业发展导向“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精神,以百余年来一直坚持的工学结合育人理念与实践为基础,结合石油石化产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自2016年开始实施“技能大师进课堂、科技平台进专业、政行企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延伸到生产一线、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区域创新、工程素养培育延伸到产业服务”的产教融合实践,充分发挥产业在育人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图1)。2018年以来,进一步实践并完善“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政行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为突破口,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创新能力和复杂现场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进行逐级递进培养,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同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即时更新。

该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谋划,从育人逻辑角度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科学化细分,将产业发展支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抽取出来,与学校人才培养需求融合,兼顾人才培养各要素和产业发展各要素的协同,构建了政行校企产教融合共同体,促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03

三、经验与启示:“三进三延伸”为新时代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1.引产入训: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

在岗位技能培养方面,学校实施“技能大师进课堂,实训基地建设延伸到生产一线”计划,形成“以用导学”的技能训练体系。通过技能大师授课与建设生产一线实训基地相结合,使学生到企业接受实境训练,在工匠精神的引领和技能大师的训练下,掌握生产实践所需的基本技能,为其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近年来陆续引进多位来自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技艺精湛、具有突出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到校任教,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技能大师的完整梯队,实现技能大师课程在专业中的全覆盖(图2)。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及其团队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精湛技艺和严格标准开展“师导生随、师生共创”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必备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和理解深度,为企业实训、岗位实习夯实基础。依托与冀东油田、长城汽车等石油石化和区域龙头企业共建的污水生化处理、汽车制造工艺等实训基地,形成以企业岗位要求为标准、以企业技术专家为师资、以企业生产实际为科目的实境训练场。学生在完成技能大师课的基本训练后,接受与就业岗位无差别的生产一线实训,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提升学生职业岗位适用度和岗位胜任能力。

2.引产入课: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实施“科技平台进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区域创新”计划,形成“以创带学”的创新教育体系。将科研平台创新成果融入专业教学,通过项目化、探究化学习,引导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双创教育延伸到区域创新实践中,鼓励师生与企业协同创新,在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活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还坚持以服务石油石化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利用政行校企多元主体共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师生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品研发与应用创新项目建设,并将研发过程融入专业课,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推动实现专业课程、技能实训与创新赛事、创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图3)。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合众创空间(位于承德),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争取政府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创新,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接触创新、学习创新、实践创新,实现“创意—延伸—孵化—扶持”的四级递进,形成创新应用能力培养闭环。

3.引产入校:注重学生工程素养培育

在工程素养培育的方面,实施“政行企进学校,工程素养培育延伸到产业服务”计划,形成以研促学的多元育人体系。政府行业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参与产业难题攻关平台,通过技术服务锻炼学生解决复杂现场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还坚持以政府引导为支点、行业聚合为节点、企业需求为重点,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平台。聚合行业资源,政行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牵头成立河北省石油石化职教集团等行业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机构,推进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图4)。与万华化学、华为公司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组建工程实验班,实施“企业出题、师生解题、典型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方式,完成由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到现代学徒制的深度合作,将解决复杂现场问题的工程素养培育前移到学校端。以企业真实技术难题为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程参与技术调研、问题分析、故障排除、现场调试等技术攻关过程。这既实现了项目化教学,又有助于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生产,在问题解决后,还会将难题的解决过程梳理汇编为后续课堂教学的案例。例如,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在生产一线攻克油泥处理高成本和国外软件在目标红外辐射特征和电磁特性仿真计算方面的封锁和垄断等多项行业“卡脖子”难题。经过实践发现,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夯实企业实践锻炼机制,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在注重人才培养核心驱动力的师资培育方面,实施“全脱产+累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机制,使教师成为产业入训、入课、入校的引领者。“全脱产”即教师花费至少半年的全脱产期,投入企业一线承担具体的岗位任务,融入技术团队,获得长期、系统的培养和锻炼,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累计”即每年累计1个月的企业锻炼,便于教师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跟踪技术前沿,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

为保障“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质量实施,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长期坚持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不断优化创新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机制。早在1988年,学校便提出“新分配到校任教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原则上安排一年的实践锻炼”的要求。2011年,学校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提出“各教学单位每学期派出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专任教师不少于2人,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每次必须以全脱产形式(不承担任何校内工作)参加连续不间断的企业实践锻炼半年以上”。同时,要求未参加“全脱产”形式的教师“每年累计一个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全脱产+累计”的机制建设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要求要提前8年提出。

在“双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产业思维引领全过程,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实质性融入企业技术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获得系统的培养和锻炼,将培养环境从传统的教室、培训中心转到企业的生产现场,把传统的专家讲学变为和企业专家、技术能手的协同工作,把传统的以教学大纲、专业教师培训为主转变为以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培训为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深度和质量不仅得到了有效保证,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也通过教师企业锻炼第一时间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衔接。

基于在“双师型”师资培养过程中积累的企业服务经验,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依托河北省工业诊所,通过开展“工业诊断”活动,解决了诸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向哪转”“怎么转”“不会转怎么办”等症结问题,促进承德市仪器仪表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行业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搭建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平台,实现京津冀先进科技成果在承德市及相关行业企业的落地转化。协助政府编制石油石化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发展规划及决策性报告,为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04

四、结语

 产业发展导向下的“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师导生随、产业导向、多元协同的教育链,梳理了引产入训、引产入课、引产入校的产业链,聚合了技能训练、项目探究、工程实践的人才链,打通了面向应用、面向高端、面向市场的创新链。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产业服务—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闭环。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百年育人理念在新时代的延续,也为解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探索出可行性路径。

2022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提出:“预计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现场工程师”计划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育人理念一脉相承,高等职业院校应进一步聚焦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形成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体系,建设完善高职院校为工程技术人才紧缺领域储能赋能的新机制,校企合作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进一步推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全面对接。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杨博,高海军,李硕,于立国.产业发展导向下“三进三延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7):57-63.

发布日期:
分类:未分类

作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运营。主要发布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新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刊登的学术研究成果,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重要业务活动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