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创富”到“技能带富”: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智慧新农匠的创新与实践
赵降英
摘要: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促使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要求。文章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路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诠释了智慧新农匠培养目标的内涵;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总结了以“产学研创推”为路径,“校院共治”为体制、“专所共融”为机制的培育模式;提出了优化迭代人才培养目标、融贯延长人才培养链条、持续放大人才培养优势的建议。成果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在“三农”工作中日益凸显,促使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向农业全产业链延伸。智能化、数字化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加快涉农专业数字化改造、转向与提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高层次、高水平人力资源保障。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依托全国唯一一所在保留农科院建制基础上创建的高职院校优势,赓续70多年特色办学经验和科研服务基因,从农校中职办学阶段培养服务农业生产一线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助力技能脱贫;到高职办学阶段培养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助力技能创富,形成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路径。2014年袁隆平院士亲自为学校凝练“农科教一体,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学院迭代人才培养目标,在全国率先提出“爱农业、懂技术、知数字、善管理、会创业、能带富”的智慧新农匠培育理念与目标。经过8年多的实践探索,深度诠释了智慧新农匠时代内涵,构建了以“校院共治”为体制、“专所共融”为机制、“产学研创推”为路径的智慧新农匠培育模式(图1),助力技能带富。
01
一、增强适配性: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惯性破题
调研发现,当前存在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涉农人才的矛盾,存在涉农高职院校所培养涉农人才质量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人才素质要求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够精准,与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定位匹配度不够高。面对农业整体产业结构变革,需要培养具备较高数字素养、掌握数字化农业技术的乡村数字化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涉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前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缺乏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基础,涉农专业数字化改造导向不明,劳动者技能提升速度慢于产业技术提升速度,涉农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转向不够及时。
第二,人才培养路径不够明晰,与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走向的适应性不够强。涉农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能将农业潜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当前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对单一化、机械性的操作技能关注较高,尚未完全形成智慧农业、数字农业需求导向下建设新专业、融入新知识、习得新技术的教育教学体系,还未完全形成能够广泛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人才培养路径。
第三,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创新,与农业产业现代化实施主体的结合力不够紧。从区域农业产业技术提供主体看,地方农科院所、涉农高职院校、涉农企业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但是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的能力比较弱,与地方农科院、涉农企业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接不够紧密,没有形成良好的融合互联机制。
02
二、体现融合度:“智慧新农匠”生成路径
(一)理念先行:精准智慧新农匠培育目标,回应人才培养定位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匹配诉求
准确把握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产业提升要求,针对数字技能与人才培养体系融合需求,结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在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基础上,迭代人才培养目标,率先提出涉农高职院校应培养“爱农业、懂技术、知数字、善管理、会创业、能带富”的“智慧新农匠”。为界定核心内涵,邀请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师生代表进行专门论证;赴浙江温州、台州以及省内外多地现场调研,邀请农业主管部门、村级组织以及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涉农高职院校等相关人员座谈讨论;向上市农业企业或龙头企业征集意见、开展咨询,并采用扎根理论法、调查研究法等科学方法、手段,结合多年实践探索,确立“智慧新农匠”培养目标内涵。具体而言:在情感维度上,有扎根“三农”的情怀;在知识维度上,有农业、数字、管理等知识;在能力维度上,有过硬的农业专业技术、通达的数字素养、较强的管理能力,会干事创业,能带动农民致富。智慧新农匠是以数字化技术和应用技能为基底,具有农匠精神、数字化素养、先进性技术、智慧型技能,能带动农村科技创业共富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智慧新农匠的核心内涵及实践探索被《中国教育报》、光明网等国家级媒体专题刊发。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专报向全国推广“智慧新农匠”理念及培养模式。围绕智慧新农匠形成了诸多省级教科研课题、高水平论文,对我国新时代“三农”领域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准确定位、丰富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理论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二)路径创新:构建“产学研创推”培育路径,实现人才培养路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同向同行
全面对接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方向,形成了从产业到教学、科研、创业、推广再到助推产业升级的从产始到产止的全链条式智慧新农匠培养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带富能力。具体而言:以“产”为引领,产业链布局教育链,引领专业(群)建设;以“学”为核心,以“研”为基础,教育链激活创新链,创新链驱动人才链,教学与科研双线耦合,将农业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将科研过程转化为育人过程;以“创”为驱动,以“推”为拓展,人才链赋能产业链,通过创业孵化和推广服务,促进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以产引教、产教融合、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
1.打造“专一产接二产连三产”专业集群
以“智慧农业”为核心,对接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以“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化、智能化生产和安全化控制为主线,形成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对接生态养殖和动物疫病安全防控产业链,形成畜牧兽医专业群;对接现代园艺产业链,形成园艺技术专业群;对接第三产业的服务与数字产业链,形成商贸、人工智能、数字农业等专业群。全面实现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与专业群对接,促进高水平教学资源引领与共享,牵头成立长三角现代种业技术创新产教联盟、中国宠物产业职教集团、浙江省现代园艺康养产教联盟,牵头负责浙江省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建设;2个农类专业群入选省高水平专业群;智能+现代农业项目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2.构建“双元三阶四融”教学模式
学校与校办实体公司、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双元”育人,实施“大一平台教学、大二专业分流、大三岗位选择”的三阶递进式培养,进行“教学与产、研、创、推”四融合。聚焦智慧新农匠核心素养,重构“智慧+”课程体系,即以“爱农业、知数字”为重点的通识课程模块、以“懂技术、善管理”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会创业、能带富”为重点的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开设涵盖农技农识、数字技术、现代机械等课程,如“大国农匠”“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概论”“农业机械化”等。其成果包括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17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5门;建成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数字农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9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实践平台。
3.形成“三转化”科教融合推进机制
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浙南作物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转化为“训研创”一体的实践实训平台,实施田间情景式、项目孵化工作坊式等教法改革;将新品种、机械生产、疫病控防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融入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电子导览式等新形态教材;将品种繁育、机械种植等服务推广示范项目转化为学生实践实训项目,如番茄品种选育项目转化为番茄新品新栽培技术实训。学生多次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农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建成国家级、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2个,选育玉米、番茄、花椰菜等新品种33个。
4.畅通“全过程”创新创业孵化渠道
建立在导师指导下,以项目为载体、学生团队为主体的“导师+项目+团队”实践教学路径;搭建“萌芽期创业工作室—苗圃期专业众创空间—成长期科创园”三级孵化平台;开展“在校生—农业创业者—农业企业家”三阶段递进式培养与帮扶。近5年,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率从5.7%提至9.9%,比浙江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高2.1倍,涌现了年产值超亿元的小样园艺集团法人钟政鑫等一批创业典型。建成科技部星创天地、智农谷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起点省级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省级创业孵化平台。
5.创设“点线面”农业推广服务维度
学校与温州下属6个县(市、区)人民政府联合建成了6个独立法人建制的集“教科研服”一体的农业产业研究院。依托农业产业研究院等平台,聚焦学生个体“点”,实施“一次三农调研、一个经营主体、一个种养基地、一次科技下乡、一项农业技术、一项政策法规、一份服务报告”等“七个一”活动。紧扣教学育人“线”,依托农业流动医院、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百名教师带领千名学生助力万计农户”的“百千万”工程,形成农业教育“师徒制”。拓宽服务增效“面”,依托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农民学院、温州智慧农业研究院,服务100多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三新”推广计划,全域推广引领产业发展。在推进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激发扎根农村、深耕产业、带富农民的“匠心、匠技、匠艺”情怀和“助农、兴农、富农”能力。近5年共培训涉农人才10万余人次,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达1400万亩以上,产值超33亿元。通过“产学研创推”培育路径创新与实践,近5年共培养智慧新农匠超万人,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数据统计显示,近5年学院涉农专业毕业生质量逐年提升,专业相关度从53提至81,薪资从3794元增至7176元,比浙江省高职平均水平分别高1.2倍、1.3倍。该路径模式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作为“浙江方案”向全国推介,也被同类单位、兄弟院校广为借鉴应用。袁隆平院士对该路径曾给予“产学研创推,温科新腾飞”的高度评价。
(三)机制创新:系统形成“校院共治、专所共融”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主体间资源共享转化渠道互联互通
体制机制是保障培育路径实现的关键。学校构建了多元办学主体共存并行体制机制,实现“校院共治,专所共融”协同运行。
1.学校与农科院共治
在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础上建高职院校,保留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制,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两类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一个隶属、两个归口(教育口和农口),一块资金、两条渠道(教育和农业)的体制,从体制上保证涉农高职院校和农科院两套机构建制并存、并行、共治,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相辅相成。学校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依托单位。
2.专业与研究所共融
在研究所上办专业,如作物研究所创办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设施农业与装备研究所创办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园艺研究所创办园艺技术专业、宠物研究所创办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研究所创办畜牧兽医专业等。所长担任专业主任,科研骨干成为专任教师,形成科研课题组与教研课题组一体化运行,科研与教研互通。在机制上,实现专业与研究所一体化运行、互融共促。建成教育部骨干、省优势特色专业11个,2个农类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研究项目40余项,在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0部;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3.学创与校院企共赢
在现有体制机制基础上,实行“学校(农科院)办实体总公司(温州科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二级学院办实体子公司,专业(所)对接主营业务”的“校院企”一体化的产教直接融合新模式。例如,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创办浙江科诚种业有限公司,其下属蔬菜科学研究所与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一体对接种子种苗生产、农产品种植业务,设施农业与装备研究所与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一体对接集约化育苗与生产业务;动物科学学院创办浙江科苑农牧有限公司,其下属动物科学研究所与畜牧兽医一体对接牧场运营、畜禽养殖业务,宠物科学研究所与动物医学专业一体对接动物医院运营、动物诊疗业务;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创办浙江科苑瓯园有限公司,其下属园艺研究所与园艺技术专业一体对接园艺产品研发业务,园林设计研究所与园林技术专业一体对接农业及园林规划设计业务,碳汇研究院与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一体对接生态旅游规划与服务业务。专业的教育教学与子公司的运营相结合,研究所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子公司的科技创新、产业开发相结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7]。产教融合型农业科创园项目、动物医院项目均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校院共治、专所共融”体制机制创新为全国涉农高职院校突破办学资源限制,激活“智慧+农业”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动能,深化与现代农业产业精准对接,提供了“浙江样板”。
03
三、放大引领力:一体化推进打造持续迭代新空间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重要指示。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等国家总体部署,紧扣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发展新方向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需求,涉农高职院校应迭代升级培养目标,就“技能带富”到“技能共富”的新面向深入探索,培养一批具有时代新内涵的智慧新农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是优化迭代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转型以及技术变革,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将不断迭代更新,因此要不断丰富智慧新农匠的内涵、拓展外延,融入新技术、新要求,从向农价值、为农知识、兴农能力等维度进行拓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人才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依托“丝路学院”等平台,建设开放性教学资源库,建立具有技术普及、品种推广、人才培养功能的实体性“神农工坊”,传播“智慧新农匠”培养理念,探索具有国际视阈的培养路径,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技能共富”培养目标。
二是融贯延长人才培养链条。当前已打破传统农业生产中心局面,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随着农业产业链延长,人才培养链条必将拉长而与之匹配。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理应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因此,当前专科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亟须探索延长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链条,纵向贯通至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涉农职业教育,可在涉农高职院校独立创办涉农职业本科专业,或通过职普融通,与涉农普通本科高校联合开展涉农专业的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农业现场工程师”“农业卓越拔尖技能型人才”长学制培养。
三是持续放大人才培养优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推进涉农职业教育与农业科研融汇,要深入探索融合的方向、机制、路径与内容。要深化专业与研究机构融合机制研究,放大科研实施主体优势,探索有组织的科研行动向跨界性教学活动转化机制。开展“乡村技能形成科教帮扶行动”,以涉农高职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农业园区共建联合体为载体,集聚公共实验室、博士创新站、共享性实训中心、校企创业孵化器等平台,探索领域交叉、专业融合、资源互通的兴技共富型人才培养路径。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赵降英.“技能创富”到“技能带富”: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智慧新农匠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7):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