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中国教育报》第四版刊发
党委书记杨志成文章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四个坚持”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系统介绍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成效
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7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四个坚持”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党委书记 杨志成
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系统观念,“五个结合”强化理论武装,实现学思用贯通;坚持多元统筹,形成“四导向四统筹”的“金字塔式”调研体系;坚持实践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推进整改落实建新功。
坚持系统观念
“五个结合”强化理论武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深邃、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院坚持系统观念,做到“五个结合”。
(一)结合专题读书班,“原原本本”学。学院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上下同频,整体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读书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领导班子领学与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相结合,读书学习与谋划学院发展相结合。制定党委专题读书班方案,设计10个专题,每半天进行一个专题,将必读书目、选读书目以及学院自选书目打通学习。
(二)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时跟进”学。学院坚持主题教育学习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双线并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主题教育期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完成10次集体学习,内容涵盖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党的自我革命,以及“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及时跟进学,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三)结合专题交流研讨,“推动事业发展”学。学院整体设计,递进式开展交流研讨,交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每月研讨主题分别为:“以学铸魂,谈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方面的新感悟”“以学增智,谈职教发展新理念”“以学促干,谈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思路”“以学正风,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新要求”。各党总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基层治理”“中国式现代化与养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与幼有所育”等问题,切实把学习研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四)结合专题党课,“深度理论分享”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处级干部深入分管领域,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以身作则、以讲促学,全方位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课题目为《落实主题教育根本要求,办好“政治、青年、人文”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等,实现了“深度理论分享”学。
(五)结合主题党日活动,“联学联建”学。学院利用社会实践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生动实践感悟思想伟力。学院领导班子一行来到育英学校,调研育英学校在红色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领导班子认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本质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努力结合学院特点,进一步彰显学院“政治、青年、人文”特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坚持多元统筹
形成“四导向四统筹”的
“金字塔式”调研体系
院党委聚焦“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特色发展研究”总课题,系统设计、层层推进、全员参与,形成了“四导向四统筹”的“金字塔式”主题教育调研体系。
(一)问题导向,主题统筹。学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调研主题,确定了“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特色发展研究”总课题。领导班子成员从总课题出发,从专业升级改造和专业群聚合力研究等方面分别确定7个领题调研课题。学院领导班子指导中层干部对调研主题再细化、再分解,形成55个三级调研课题。
(二)实践导向,工作统筹。学院党委坚持“调研从实践中来”,将调查研究与专业发展、空间拓展、学历提升、制度激活等工作相统筹,让调研落地,让成果生效。结合领导班子调整,新到任领导对机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进行了谈话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坚持守正创新,研究发展新举措。
(三)传承导向,优势统筹。学院党委把60余年的办学历史和经验作为宝贵财富,集体研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创建记》,研究深化“政治、青年、人文”特色。传承“政治”特色,集合全院之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传承“青年”特色,探索首都基层治理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传承“人文”特色,以人文课程、劳动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课程资源为依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四)目标导向,发展统筹。学院党委以“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开展“金字塔式”调研。将调研与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相统筹,有的放矢开展调研;将调研与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相统筹,把调研成果写进党代会报告,谋划好学院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坚持实践共建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在高质量发展上。学院坚持协同发展,做好“八个共建”,深度谋划未来五年及2035年的发展蓝图,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一)区校共建,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拓展区校合作领域,探索区校合作路径。与朝阳区在托幼、养老、学前、社会工作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合作方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度研讨。与朝阳区教育部门围绕学前教育、中高职贯通培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继续教育、产教融合等开展研讨,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政校企共建,探索首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学院调研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深化“政校企”合作,与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北京联通公司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育人体系。2023年,首届政务服务专业方向自主招生工作圆满完成,招生火热。
(三)校“街”共建,探索首都基层治理“北青政—望京”模式。学院聚焦首都基层治理,与属地街道深化合作,领导班子赴朝阳区望京街道调研。双方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商发展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教科研成果”“共创合作基地”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首都基层治理“北青政—望京”模式。
(四)校“村”共建,服务首都乡村振兴战略。学院聚焦基层治理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到北京市怀柔区红庙村调研,探索文化兴农、法治惠农、养老助农等具体举措,通过“北青墙绘”“北青学前”“北青养老”“北青法务”等专业品牌助力村庄推进现代化建设。
(五)校“企”共建,建设产业学院,更好服务首都发展。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与基层治理学院”“金融街慧爱儿童早期发展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建设。与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国际文旅服务贸易产业学院”,与北京中育贝拉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北青政中育国际产业学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与完美世界教育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共建“数字文创产业学院”。与企业携手,探索“入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招就一体化模式,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六)院园共建,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办学规模。学院发挥北京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在附属幼儿园基础上,积极拓展办园。在朝阳区政府部门、朝阳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承办孙河地区康营四期小区配套园,更好地服务首都市民的“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
(七)校际共建,探索兄弟院校协同发展模式。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发展战略协议。双方将持续开展联学联建,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发展目标,加强党建合作,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国际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提质,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八)海外共建,推进“丝路青年学院”建设,打造职业教育“走出去”新平台。学院与海外合作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以“中文+职业技能”为核心,开展中文类(语言类) 专业共建、职业技能类课程共建、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教育教学相关项目共建,加快推进“丝路青年学院”建设,促进中外青年的职业发展、人文交流和理解互信,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创新发展
推进整改落实建新功
学院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以创新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拓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把问题整改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实招,推进整改落实建新功。
(一)拓展“师资队伍”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师资发展建新功。开展第五聘期全员聘任工作,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建立“政治坚定、敬业爱生、拼搏奉献、敢为人先”的学院新时期教师素养体系,让教师进学科建专业成名师、进专业善职业成大师,逐步建立“双进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二)拓展“专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形成专业群聚合力。学前教育学院增加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形成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三足鼎立”的学前教育专业群格局,成为北京公办院校“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青年工作学院增加社会工作(政务服务)专业,形成青少年工作专业群,培养基层治理青年先锋。与此同时,学院构建政务与社会服务、文化与民生服务、法务与商务服务、外事与旅游服务、教育与青年服务等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彰显“政治、青年、人文”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塑造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三)激发“继续教育”新动能,推动建立社会服务新机制。研究出台《中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委员会关于推动继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归口部门管理、二级教学单位办学的适应性体制机制,加快解决制约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工作、团青工作、托幼一体化、智慧融媒、智慧康养和国际文旅等一批线上线下特色社会培训项目,多措并举筹集学院发展资金。
通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铸魂、增智、正风、促干上
下功夫、见实效
在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即将召开之际
学院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
为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北青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
跳转《中国教育报》电子版